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了全方位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的階段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擘畫了建設質量強國的宏偉藍圖。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既是建設質量強國的重要內容,也將為建設質量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質量基礎設施是促進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國際貿易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被稱為基礎之基礎。無論是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還是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甚至是家政服務、醫療養老、網上購物等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質量基礎設施的支撐保障作用。擁有先進、高效、協同、開放、現代的質量基礎設施是建成質量強國的重要標志。質量基礎設施涵蓋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與認證認可四大要素,要對接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求,優化質量基礎設施布局,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著力推動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協同發展。
為此,今后需要重點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優化質量基礎設施管理。通過建立高效權威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加快推進計量技術機構、標準化運行機制、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運作與監管等一系列改革創新,分步推動和實行質量基礎設施分級分類管理。二是加強質量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優配置,要合理布局國家、區域、產業質量技術服務機構,努力建成系統完備、結構優化、高效實用的質量基礎設施。強研發,要加快實施質量基礎設施能力提升行動,重點在量子化計量、標準數字化、高端檢驗檢測裝備研制和認證認可多要素集成等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發展新型標準化服務工具和模式。育品牌,要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推動形成檢驗檢測認證知名品牌。三是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要重點圍繞科技創新、優質制造、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關鍵領域,持續開展質量基礎設施助力行動。支持跨行業跨區域跨國境開展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要素集成融合,更好發揮我國質量基礎設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效能、體系效能。
質量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必須下好質量治理體系建設的先手棋,全面打造兼顧國際國內各方關切的良好質量發展生態,在有序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的進程中逐步實現質量治理現代化。當前,我國質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與質量強國建設的需求還不相適應,存在要素不全、能力不強、保障不力等問題。今后一段時期,需要從加強質量法治建設、健全質量政策制度、優化質量監管效能、推動質量社會共治和加強質量國際合作等方面重點發力,推動質量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質量,一頭關系經濟發展整體效益和水平,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另一頭連著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關鍵。建設質量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著力加快質量基礎設施改革創新,加強質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將為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蔣家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