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來,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產業基礎能力薄弱、產業鏈處于全球分工中低端水平、區域產業結構仍不合理、綠色生產方式亟待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不夠高等。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以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為抓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綠色發展水平、高水平推動產業開放合作,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推動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質量強國的戰略目標。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對建設質量強國進行了頂層設計和部署安排。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支撐,只有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質量強國建設才能根深葉茂。要全面把握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質量強國建設的內在關系,客觀認識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確保質量強國建設目標如期實現。
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質量強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
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現在產品和服務供給上,就是能夠不斷提供更好更優的產品、工程和服務,形成一批消費者信得過的品牌產品、工程和服務,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可見,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創新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生產方式綠色低碳、區域產業布局合理、產業鏈價值鏈處于全球分工體系的中高端水平、產品和服務國際競爭力強,這些恰恰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的主要抓手。
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的關鍵舉措。經濟效益好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比如,產業高質量和質量強國建設都要求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產品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質量優勢或技術優勢,能夠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效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也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產業規模較快增長。2012—202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長到40.2萬億元,年均增長6.1%;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3.5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從2010年開始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12—2022年,我國三大產業占GDP比重從10.1∶45.3∶44.6變為7.3∶39.9∶52.8,服務業占比連續多年超過“半壁江山”。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從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2年的15.5%和31.8%。
產業創新能力增強。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制造強國戰略深入實施,我國一批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部分領域處于與世界先進水平并跑甚至領跑的地位。比如,我國新能源汽車、核電、光伏、風電等重點產業躋身世界前列,高速鐵路、5G通信、特高壓等領域全球領先。
產業鏈供應鏈富有韌性。我國產業體系相對完整,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是全球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制造業門類齊全的國家,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較強,有效應對了逆全球化、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的影響。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已經從傳統貿易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同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由貿易協定,我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展順利,對外貨物貿易穩居全球第一,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
制約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
也要看到,同發達國家相比,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國產業特別是制造業尚有較大差距,存在突出短板和明顯弱項。
一是產業基礎能力薄弱。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強度不高,導致原創成果少,核心設備“缺芯少魂”問題突出,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根據中國工程院的研究,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光刻機、通信裝備產業的高端芯片、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軸承和運行控制系統、電力裝備產業的燃氣輪機熱部件,以及飛機、汽車等行業的設計和仿真軟件等產業基礎能力弱,存在被“卡脖子”的隱患。
二是產業鏈整體處于全球中低端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大多以嵌入方式融入全球產業鏈,在全球供應鏈中處于加工組裝的中低端水平。近年來,受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要素價格上漲、環境約束增強、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企業經濟效益不斷下降,代工型產業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必須轉型升級才有出路。
三是區域產業發展持續分化。其一,南北發展差距拉大。自2012年以來,我國南方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快于北方,且差距逐年拉大,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2022年,北方地區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下降到38%以下,比2012年下降5個百分點。其二,發展極化態勢更加突出。產業、人口、要素進一步向城市群和大城市集聚,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地區成為高端要素集聚高地,但廣大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人口、資源流失嚴重,產業發展活力不足。
四是產業綠色發展方式尚未全面形成。在工業領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比仍然高達90%、70%和85%左右。在農業領域,面源污染問題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廣大中小微企業,工藝裝備仍較落后,能耗、水耗和資源消耗相對較高,污染物排放量小面廣。
五是供給質量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制造業大而不強、寬而不深、全而不精,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還不夠大,現代服務業不夠發達,農業現代化短板突出,導致一方面中低端產能嚴重過剩,另一方面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嚴重不足。
推動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對標建設質量強國的要求,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綠色發展水平,促進產業鏈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水平。
一是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其一,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順應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著力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重塑優勢產業競爭新優勢,打牢我國制造業的基本盤。其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大力發展和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開辟新賽道,發展新產業,形成新動能。其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發展需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咨詢、專利、品牌、物流、法律、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圍繞更好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體育、家政、物業等生活性服務業。其四,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按照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力強的要求,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二是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精準識別我國重要產業鏈的短板,找準“卡脖子”技術瓶頸,通過高水平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突破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軟件等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和基礎技術瓶頸,加快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深入實施重大裝備制造攻堅工程,加強設備系統集成攻關,下大力氣研發如工作母機、電子制造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短板”關鍵裝備,力爭盡快取得突破。打好產業補鏈強鏈延鏈攻堅戰,推進優勢產業延鏈,鋼鐵、石化、機械、輕紡等傳統優勢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升鏈,加快信息智能、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向上下游延展建鏈。
三是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立足區域稟賦差異,以特色產業集群為抓手,推動形成彰顯優勢、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產業布局。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等為重點區域,以國家級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智能制造等行業為重點領域,建設具有影響力的世界級現代產業集群。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精準承接產業轉移,鼓勵外資企業在中西部地區布局,從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優惠、信貸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中西部地區更大支持力度,增加中西部地區引資、引企、引人的吸引力,培育建設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鼓勵資源型城市加快轉型發展,鞏固提升資源深加工產業鏈的同時,著力培育接續替代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集群。
四是提高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加強綠色生產工藝研發、節能環保技術、再制造技術研發,鼓勵企業強化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加快節能關鍵技術、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利用適用技術裝備等成熟綠色制造工藝技術與裝備在各行業各領域的推廣應用。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打造清潔生產、達標排放、低碳循環產業鏈,構建綠色工業體系;推動農業生產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物處理資源化和無害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大力發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務業,培育新能源、可再生資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
五是高水平推動產業開放合作。按照我國開放重點從傳統的商品、服務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的要求,提高產業對外開放水平,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分工地位。一方面,要高水平“引進來”,以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國家重點開發試驗區為重點,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引導外資更多地進入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另一方面,要全方位“走出去”,支持有能力的企業完善全球化布局,深度參與全球產品研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和服務,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規范和國際規則制定,培育一批擁有國際話語權的供應鏈核心企業。積極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國際合作,保障關鍵戰略性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供應安全。
六是完善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堵點,完善相關產業政策。強化競爭性政策的基礎地位,推動實施以功能性政策為主的產業政策,主要聚焦市場失靈領域發力。完善產業政策支持方式,支持重點要從支持競爭性的生產環節轉向支持前端的研發設計、中端的綠色生產方式、后端的市場消費,支持方式要從過去的事前補貼,轉向稅收優惠、事后獎勵為主;支持對象方面要加大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的支持。要按照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要求,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地區、行業、企業間自由流動與優化組合。(參考文獻略)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研究員 黃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