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02萬輛,是全球“銷冠”。
圖為比亞迪濟南工廠生產車間。資料圖片
AGV小車(自動導引車)24小時不停歇運送物料、自動化機器人“不知疲倦”焊接、大屏數據實時更新跳動……白云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神山基地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制定了行業標準18項、團體標準27項,實現生產效率提高80%。目前已推廣復制16家智能制造工廠,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清潔生產、綠色制造、數字化轉型。
“通過探索‘技術引領 產鏈融合’的質量強鏈模式,我們實現了從產業鏈的生產制造者向產業組織者轉型。”白云電氣集團副總經理、首席質量官程詠斌說。
質量強鏈是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在廣東,像白云電氣這樣的企業不在少數。今年以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質量強鏈路徑,立足本地、以質為擎,聯動21個地市全面開展50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工作,為廣東產業鏈由“大”向“強”凝聚向心力、注入發展新動能。目前已幫助3.5萬家鏈上企業解決5.8萬個質量瓶頸問題,形成上下聯動、各方協同、特色鮮明的廣東質量強鏈工作格局。
集成要素??
打造質量標桿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在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展廳的專利墻,8個大字周圍密密麻麻環繞著的都是近年來比亞迪獲得的專利證書。
“20多年來,比亞迪積累了多項深厚的技術,如新能源汽車的三電技術、車規級半導體IGBT、軌道交通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太陽能光儲一體化等。這些技術的積累為品質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舒文峰自豪地說。
作為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02萬輛,是全球“銷冠”。市場的認可離不開質量的保證。從2008年開始,比亞迪基于自身汽車全產業鏈的多工廠模式,不斷優化自身管理體系,從體系、制程、產品三個維度評價工廠的質量管理水平,為質量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自身質量建設過硬才能成為質量標桿。從產業鏈來看,除了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還需要有各個環節的“助攻”,才能相得益彰。
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處于產業鏈中游,是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系統集成供應商。在累計120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的交付積累的技術與服務經驗基礎上,明珞裝備總結出了“智造六化”的高質量智能制造實踐經驗。
汽車裝備具有非標定制、結構復雜、工藝繁多、交付周期長的行業屬性,非標定制使得產業鏈上各企業的產品相互兼容性差,缺少標準支撐,影響交付質量和后續升級。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該公司執行總裁雷鳴表示,明珞聯合產業鏈上游元器件、設備、工業軟件企業和下游應用方,以全鏈質量一致性為目標,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力量,共同實現對“工作站、控制、設備、工藝”的“標準化”,保證產業鏈質量一致性,通過產線裝備標準化、交付管理標準化、應用評測標準化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產品質量提升,實現產線開動率提升10%,產能利用率提升20%,成本降低約20%,并形成了《汽車焊裝生產線 全生命周期應用指南》等團體標準。
以此為縮影,今年,廣東圍繞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領域遴選一批質量強鏈標志性項目,輸出一批服務產業升級的先進標準及認證技術規范成果。
產業鏈供應鏈有什么痛點,質量強鏈就對癥施策解決什么。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聚焦15個新興產業領域以及35個傳統優勢產業領域,組織繪制50張質量圖譜,形成重點攻關項目清單268項、質量政策工具清單163項,識別和剖析關鍵質量問題825項,制定措施開展重點攻關,推動解決一批質量難題。
技術賦能??
筑牢強鏈底座
昔日的家電巨頭如今在新型顯示技術和應用上也大顯身手。
“我們是十大質量強鏈標志性項目——Mini/Mirco LED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終端質量提升(2024—2025年)項目承擔單位之一,具體承擔產業鏈下游終端產品質量提升工程中制定MiniLED背光、驅動、液晶模組等關鍵部件和MiniLED電視整機可靠性測試方法的子項目任務。”創維集團彩電業務首席質量官熊承龍談到質量管理就滔滔不絕。
圍繞智能電視機及Mini/Mirco LED新型顯示信息技術的質量提升,創維大力開展與上游企業在材料、部件及整機的質量標準制定、關鍵質量攻關、檢測方法研究及實驗設施共享等四方面的技術質量合作。
創維集團旗下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擁有固定投資超過2億元,面積超1.5萬平方米創維檢測技術中心實驗室,該實驗室包括18個測試平臺實驗室和自主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在為創維質量保駕護航的同時,也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支撐。”熊承龍說。
當前,廣東規劃建設了15家省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引導7850家上下游企業開展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整合、完善300多個檢驗檢測共性技術平臺,支持服務新興產業發展,筑牢建圈強鏈底座。
“我們檢測能力資質覆蓋標準近300項,測試項目超1000項,范圍覆蓋機器人及其產業鏈,具備機器人安全、可靠性、整機性能、環境適應性、電磁兼容及關鍵零部件等資質能力。”廣東質檢院順德基地負責人海凌超介紹,國家工業機器人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下稱“國家工業機器人質檢中心(廣東)”]是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專門針對機器人產品及其零部件質量檢測、型式試驗、企業中試、標準制修訂、產品研發的“一站式”綜合技術服務平臺,是產業強鏈中必不可少的技術賦能機構。
在2021年9月獲批籌建國內首批、省內唯一的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安全),國家工業機器人質檢中心(廣東)作為佛山市順德區科技質量服務集聚區(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為機器人產業鏈提供“一攬子”服務,技術幫扶順德區工業機器人企業96家,解決質量難題20個,制修訂各類標準10余項。
質量基礎設施與產業鏈主、高校機構的有效互動,才能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質量聯動提升。
“我們與鏈主庫卡、廣東工業大學、盈合(深圳)機器人與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圍繞質量標準加強產學研關鍵質量技術聯合攻關,獲批籌建智能機器人安全和可靠性省級質量標準實驗室。”海凌超介紹,“以鏈主引領搭建機器人行業質量技術與標準化建設的交流平臺,構建產學研檢一體化合作及人才培養模式,聚焦機器人性能、安全、可靠性等質量技術攻關、科研標準化及應用推廣。”
同頻共振??
打造上下聯動優勢
在佛山順德,代表最先進制造水平的全球“燈塔工廠”之一的美的微波爐順德工廠正在高效運轉。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美的集團在機器人、智能自動化、檢測AI化等方面持續投入超過25億元,旗下庫卡機器人為內外部提供自動化方案。
“美的旗下現有的5家世界‘燈塔工廠’,已經將絕大部分品質檢驗崗位替換成了AI智能檢驗,實現質檢流程自動化,并且還在內部不斷復制,并對上下游企業進行經驗和能力輸出。”該負責人表示。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也積極發揮“鏈主”企業主導作用,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研究所等“鏈員”單位進行聯合開發,重點攻關產業鏈亟需國產化的核心材料和裝備。截至目前,突破了一批重大質量技術瓶頸,如與華為海思聯合開發顯示面板用時序控制芯片,實現國內首個大尺寸高分辨率顯示屏控制芯片的國產化突破,已達成百萬級以上規模應用。
發揮“鏈主”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支持新型顯示、高分子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型儲能、定制家居等產業“鏈主”企業組建28個質量創新聯合體,實現鏈間經濟效益聯動提升。
目前,廣東發揮52家“鏈主”企業質量基礎設施要素集成優勢,帶動325家鏈員企業做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發揮129家專業技術機構科研技術力量及資源優勢,為3000多家產業鏈鏈上企業提供質量管理、計量、檢驗檢測認證等“一攬子”質量解決方案。
從“打鐵起家”到成為電力能源裝備領軍企業,白云電氣集團正從產業鏈中的“生產制造者”向“產業組織者”轉型,在質量強鏈中扮演的角色也從質量管理模式的踐行者,逐漸轉變為技術創新、行業標準的引領者。
程詠斌表示,白云電氣集團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定檢測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系列國家級平臺資質,同時還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共建碳計量技術研發與應用聯合實驗室,能夠開展質量技術創新、質量驗證測試、質量標準制定等。
他介紹,目前白云電氣集團參與國家、地方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8個,聯動269家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擁有國家授權專利754件,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5項、行業標準92項、團體標準64項,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推動質量強鏈建設。
當前,廣東質量強鏈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接下來,廣東還將持續完善一批質量強鏈配套政策體系,推動質量強鏈方法模式創新突破,助力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打造一批質量強鏈建設標桿項目,助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強一批支撐建圈強鏈的質量基礎設施,助力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助力強化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建設質量強國貢獻廣東力量。
撰文:賓紅霞
數讀
●全省各地累計投入1.13億元用于推動50條重點產業鏈質量提升
●全省17條重點產業鏈由“鏈主”及龍頭企業牽頭建立27個質量提升培訓基地
●推動全省3.6萬家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覆蓋30條產業鏈
●開展“一鏈一策”試點工作,發動52家“鏈主”企業、325家鏈員企業、1305家鏈上中小微企業及129家專業技術機構開展質量攻關
●發揮129家專業技術機構科研技術力量及資源優勢,為3000多家產業鏈鏈上企業提供質量管理、計量、檢驗檢測認證等“一攬子”質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