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吉利訴威馬汽車竊取商業機密和技術侵權案件,終審判定威馬賠償吉利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約6.4億元;2022年12月,“蜜胺”技術秘密侵權和專利侵權兩案迎來終審判決,四侵權人全額連帶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2.18億元;2021年2月,“香蘭素”技術秘密侵權案被判賠償技術秘密權利人1.59億元……
近年來,商業秘密保護侵權領域大案、要案多發,如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備受關注。據了解,廣東對商業秘密保護高度重視。去年,廣東省政府與市場監管總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全國唯一的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進一步強化商業秘密保護。近日,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主辦的“黃金內灣商業秘密保護服務能力提升活動”中,再次分享了商業秘密保護經驗。
案件數量上升
對企業而言,商業秘密往往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一旦泄露,將會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據廣東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破獲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據透露,在這些案件中,約90%涉及技術秘密泄露,約10%涉及經營信息泄露。其中,高新技術行業企業的相關案件高發多發,主要涉及生物醫療、軟件開發、手機通訊、機械制造、人工智能等行業。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廣東商業秘密保護侵權司法案件數量占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今年,廣東受理相關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前5個月受理的一審案件數量已接近去年全年的總量。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案件大多由于企業人才流動造成,約占案件總量的九成或以上。該負責人指出,企業是商業秘密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建議企業做好商業秘密的合規建設。
強化合規建設
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深入了解商業秘密保護問題,活動現場還演示了相關典型案例。
廣州市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介紹了“廣州某運動有限公司侵犯商業秘密案”。2021年5月,該局接到權利人A公司舉報,反映B公司利用A公司保密的客戶信息“撬”客戶。調查發現,B公司彭某、馮某夫妻二人是A公司的前員工。其中,丈夫彭某先離職,離職后成立了B公司。隨后,妻子馮某“臥底”A公司一段時間后,離職并入職B公司。在人員到齊之后,B公司開始“撬”A公司的客戶。其中,妻子馮某離職的前一天,從A公司的保密系統中外發了兩份密件,內容是A公司的1000多名客戶信息。經初步研判,該局認為B公司的行為涉嫌侵犯商業秘密,并進行立案調查。
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運用多種行政手段高效化解商業秘密侵權糾紛”的案例受到廣泛關注。根據舉報,該部門工作人員深入核查出南山區某芯片貿易公司的競爭對手公司安插在其內部、多次竊取商業報價的臥底員工,依法對該員工和競爭公司進行行政處罰,保護該芯片貿易公司商業秘密。
為了更好地助力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會上還分享了有關工作經驗。
一是企業要做好商業秘密的保護合規體系建設,對關鍵崗位人員要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不僅要簽訂保密協議,還要對入職、離職員工做好脫密審查。據了解,不少商業秘密保護侵權案件,是由前員工跳槽到競爭對手的公司后發生的。
二是申請商業秘密行政保護需要準備好相關的證據材料。例如,要提供證明權利人的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符合商業秘密法定條件的證據材料。這也是維權的關鍵。
三是在崗人員要提升商業秘密保護意識,不得用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侵犯商業秘密造成損失金額或違法所得,在30萬元以上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商業秘密不僅包含研發人員的勞動成果,甚至工具的擺放方式、人員薪資也都納入其中。例如一些國際知名的芯片企業,超過90%的知識產權是以商業秘密的形式進行保護,剩下的則通過專利方式保護。
一家廣州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應對經驗不足,商業秘密泄露常常讓企業很被動。“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這方面的經驗非常少,常常是亡羊補牢。”他說,一旦發生泄露,維權中最讓他們頭疼的是提供證據的環節,擔心訴訟過程可能造成二次泄密。
四個創新試點
近年來,在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導下,廣東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健全商業秘密保護體系,為強企護鏈提供重要保障。
目前,全省共有廣州、深圳、珠海、佛山4個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24個“黃金內灣商業秘密保護創新工程”先行區,16個省市共建保護基地,3個涉外保護基地和一批基層服務點,商業秘密保護服務網絡已具備一定規模,構筑起多維援助體系。
為了增強商業秘密保護震懾力,廣東強化了監管執法,建立了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建立了市場監管、公檢法機關、工信、科技、仲裁等部門會商制度,協同開展工作。據統計,2023年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立商業秘密案29宗,移送公安機關3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