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知保函〔2021〕493號
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胡旭蘭代表提出了關于完善我省促進“雙循環”高效暢通的體制機制的幾點建議,經研究,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一、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我局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推進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準入的制度性成本。對標世界銀行評估體系,持續壓減企業開辦環節、時間和成本,全省實現企業開辦“一表填報、一網通辦”;積極創新載體,拓展“銀政通”“微信辦”“掌上辦”等多種服務模式,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覆蓋所有業務類型。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市場主體1384.85萬戶,其中企業達到616.78萬戶,每千人擁有企業54戶,均居全國第一。2020年1-12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238.87萬戶,同比增長8.01%。一是對標世行標準,全省實現“一表填報、一網通辦”。持續壓縮企業開辦環節、時間和成本,牽頭開發“廣東省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全省實現辦理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等服務事項時,同步完成就業和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實現企業開辦“一表填報、一網通辦”。二是創新服務方式,實現商事登記多模式辦理。實現“銀政通”“微信辦”“掌上辦”等多種注冊申請服務模式。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覆蓋所有業務類型,通過無紙化和“雙向快遞”辦理模式,商事登記打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實現商事登記跨區域“一網通辦”。積極推廣應用“粵商通”APP,面向全省1300多萬市場主體提供移動服務,打造“一站式”“免證辦”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通過生成市場主體“粵商碼”,集成電子證照和關聯部門涉企數據,打通數據壁壘。拓展服務渠道,申請人可全程掌上辦理自主申報企業名稱、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等,后臺對接電子證照庫,接入營業執照、稅收完稅證明、食品經營許可證等146類高頻電子證照服務,實現“免證辦”。
二、加強電子商務平臺質量管控及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監管,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一是推動出臺《網售產品質量管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以下簡稱《規范》),規范網絡消費環境,助推我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鼓勵電商平臺實施《規范》團體標準,并自愿作出符合性聲明,在平臺公開聲稱符合《規范》要求。同時推動社會公眾對聲明采用《規范》的電商平臺和平臺內企業的認同。探索建立網絡銷售產品數據交換平臺,推動我省管轄的若干家電子商務平臺試點與省市場監管局建立產品抽查數據交換機制,將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信息發送相關試點電商平臺,電商平臺予以處理并反饋處理結果;電商平臺定期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供平臺產品經營者及其銷售的產品數據,其自行組織的產品質量抽檢結果數據及處理情況。探索建立我省電子商務平臺質量管控考核評價機制,評價體系的指標分為商品管理、電商服務、滿意度評價等。市場監管部門將結合評價等次情況開展跟蹤監督抽查及檢查。二是探索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監管,構建共治共管體系。推動出臺《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監管規范》,推進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監管在部分地市先行落實,并在監督抽查及執法查處領域全面應用。加強產品質量信用信息的應用,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產品信用等級評價,促進行業加強自律,企業加強自治。
三、加大召回工作宣傳力度,保障產品質量
我局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傳統報紙媒體等多種渠道發布缺陷召回工作宣傳文章,開展多場線下消費者教育現場活動,科普消費品質量安全知識。加強對消費品、兒童用品等重點產品缺陷調查,開展召回實施情況監督檢查,督促和指導生產企業履行缺陷召回義務。2016至2020年累計組織開展消費品缺陷調查543次,指導督促企業主動備案召回缺陷消費品399批次1756.2萬件,數量居全國前列。開展我國出口產品在境外遭遇召回、通報等課題研究,為重點產品出口企業提出風險預警及監管建議。
四、不斷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全力開展2020年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市場、重點商品,緊緊圍繞執法辦案職能,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知識產權違法行為。2020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商標案件4197件,結案3662件,罰沒金額5194.31萬元。共立案辦理專利侵權糾紛5206宗。立案查處地理標志案件5件。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4月29日
(聯系人及電話:宋慧婷,020-3883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