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食經函〔2023〕361號
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梁思橋等代表提出了關于采取有效措施緩解農產品供需周期矛盾的建議,經研究,現提出協辦意見如下:
一、建立完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
我局將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的配合,建立和完善以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為核心內容的產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鼓勵市場經營者與種養殖基地開展產銷對接,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之間的信息通報,進一步完善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和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管理制度,持續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加強對入場銷售者和食用農產品的入場查驗管理,落實管理責任。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索證索票、建立進銷貨臺賬等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保障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
二、穩步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溯源系統應用工作
2022年3月30日,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系統上線應用,首先推廣覆蓋全省農批市場和場內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并已成功對接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省農產品追溯平臺)和廣東省動物溯源數據管理系統(省動物溯源系統),打通從種養殖源頭到銷售終端的傳遞通道。截至目前,系統內已有市場開辦者879家(全部141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738個農貿市場),覆蓋食用農產品經營者4.1萬余家,累計上報進貨記錄194萬余條,上報銷售記錄491萬余條。
三、堅持標準引領,構建健全預制菜標準體系
一是研究構建預制菜標準基礎體系。重點研制預制菜分類基礎標準、預制菜品質評價檢測標準等基礎通用標準。打破地方標準立項的常規,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前瞻布局、整合優勢力量,與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商定,在全國率先立項制定《預制菜術語及分類要求》《粵菜預制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預制菜感官評價規范》《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指南》《預制菜冷鏈配送規范》等5項地方標準。鼓勵有關社會團體、企業制定預制菜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填補行業空白,推進預制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二是探索以標準連通農產品食品菜品全產業發展新模式。我局聯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等五部門共同開展全國首個粵菜三大菜系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試點建設,以比賽形式遴選出具有代表性預制菜龍頭企業,由龍頭企業牽頭整合全產業鏈資源,通過先行先試、樹立標桿、推廣典型、打造示范,推進預制菜全產業鏈融合化、全流程標準化、全環節品質化,探索形成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食品菜品三位一體協調發展新模式,形成大灣區預制菜產業可推廣、可復制的標準化“生態圈”,以高品質“灣區標準”賦能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產業走在全國前列。三是打造高品質預制菜“灣區標準”體系。聚集粵港澳三方資源,依托省部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緊密聯系上游農業、中游食品制造、下游餐飲及流通環節在內的餐飲供應鏈各環節,以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粵菜預制菜為切入點,以標準為紐帶,聯合粵港澳三地有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共同研制預制菜系列高質量“灣區標準”,并結合灣區標準項目制定一系列高品質預制菜產品標準,打造灣區預制菜示范性品牌,推進預制菜產業品牌化、國際化發展。
四、嚴守安全底線,強化預制菜質量安全監管
一是規范預制菜市場準入。研究制定《關于預制菜生產經營許可的指導意見》,梳理涉及與預制菜相關的食品種類和生產經營業態的準入許可條件、許可審查以及現場核查要點,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核發相關生產經營許可證提供指引和參考;嚴格生產經營許可,確保預制菜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法》及有關食品安全標準要求。二是加強預制菜日常監管。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通過加強監管、社會共治等方式,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點關注預制菜生產經營風險,加強監督檢查,及時報告監督檢查情況,及時研究存在問題,通過“保安全”來“促發展”。三是加強監督抽檢和風險排查。對“預制菜”可能涉及的食品類別,加大食品生產經營環節的監督抽檢與風險隱患排查,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強化對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4月26日
(聯系人及電話:王培杰,020-3883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