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高清性色生活片97,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實施質量強國建設綱要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 質量強國建設

瞭望·瞭望訪談|走出中國特色質量強國建設之路——專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

信息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3-11-13 16:31 字體: [大] [中] [小]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加快改進和優化質量治理,深入推進質量國際合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質量發展之路

  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連續多年達93%以上,服務質量大幅提升,商貿、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生活性服務業滿意度提高到78.01分,公共服務滿意度提高到79.85分,加快向“滿意”區間邁進

  《綱要》從微觀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向宏觀經濟、中觀產業和區域質量等方面拓展,首次對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增強產業和區域質量競爭力等作出部署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陳燕

  質量是發展之基、利民之舉、強國之策。9月1日至2日,以“經濟復蘇中的質量變革與合作”為主題的中國質量(成都)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彰顯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質量強國的決心和信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恢復正處于關鍵期,各國對通過質量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充滿期盼。圍繞新時代統籌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的總體成效與發展目標,《瞭望》新聞周刊專訪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加快改進和優化質量治理,深入推進質量國際合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質量發展之路。”田世宏表示,舉辦高水平的中國質量大會,有助于向全世界講好中國質量故事,提升世界對中國質量、中國標準、中國品牌的信心和認可度。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質量故事

  《瞭望》:中國質量大會,既是國際質量領域交流合作的平臺,也是講好中國質量故事的盛會。本屆大會取得哪些成效?

  田世宏:大會發布《成都質量倡議》,出席嘉賓人數、分論壇設置數量歷屆最多,首次舉辦中國質量管理與質量創新成果展,展示中國質量發展的新成就,交流國際質量領域的新成果,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國際影響。

  展示中國質量發展新成就。目前,中國獲得國際承認的校準與測量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質量認證及獲證組織數量連續多年位于世界第一。大會設置8個專題分論壇、舉辦質量成果展、組織嘉賓訪談等,立體式展示宣傳中國質量發展最新成就,增強世界對中國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信心和認可度。

  選樹推廣質量管理標桿。大會通過分論壇對外發布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實踐等典型案例,展播各地方選報的質量強國建設微視頻,推介成都市天府新區公園城市標準體系(2.0版)、《公園城市“金角銀邊”場景營造指南》地方標準等,為全社會樹立質量管理新標桿。

  務實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大會邀請92家國家級標準計量質量技術機構和223家四川優秀企業的470余名代表參會。技企雙方圍繞“強化質量基礎,賦值現代產業”進行對接、洽談、簽約,累計達成合作事項121項,其中標準82項、計量20項、認證認可2項、檢驗檢測10項,為四川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質量基礎技術支撐。

  深化質量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邀請外國政要、駐華使節、政府質量部門負責人,外國駐華商會、跨國企業、標準與檢測認證機構負責人等近200名外賓參會。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等外賓對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充分肯定,對深化質量變革與合作、助力穩定全球供應鏈等時代性主題廣泛認同。

  質量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瞭望》:質量是發展之基、利民之舉、強國之策。新時代我國質量工作進入怎樣的新坐標?

  田世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攻方向,實施系列促進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我國質量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效。

  全民質量意識顯著提高,質量管理和品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重大工程、重要消費品、新興領域高技術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連續多年達93%以上,服務質量大幅提升,商貿、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生活性服務業滿意度提高到78.01分,公共服務滿意度提高到79.85分,加快向“滿意”區間邁進。產業和區域質量競爭力持續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效能逐步彰顯,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更加突出,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顯著增強。

  黨的二十大指出,加快建設質量強國。2023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掀開了新時代建設質量強國的新篇章。這一系列重要部署,標志著我國質量工作開始跨入全面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的新階段。

  《瞭望》:《綱要》與之前的質量發展相關文件相比,具有哪些特點?

  田世宏: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制定實施《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兩個中長期規劃,質量振興綱要解決的是質量符合性問題,質量發展綱要是在前者基礎上解決質量適用性問題。兩個文件持續推動我國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質量發展之路。

  進入新時代,《綱要》重在解決競爭引領性問題,更加凸顯質量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和作用。相比之下,《綱要》既保持了延續性,又具有創新性。

  注重全面系統推進。《綱要》從微觀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向宏觀經濟、中觀產業和區域質量等方面拓展,首次對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增強產業和區域質量競爭力等作出部署,既注重提升產品、產業和區域現代化水平,抬升質量高線,又聚焦重點領域風險隱患,確保安全底線,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強調變革創新驅動。《綱要》提出健全質量政策,在質量激勵、質量約束、政策協同等方面部署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要舉措。這些政策制度聚焦提升監管效能、優化運行機制、強化促進措施、落實質量責任,特別注重從大質量觀以及全球質量關聯中進行謀劃,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支持質量改進和質量提升。

  突出企業主體作用。《綱要》專章對企業質量和品牌建設作出部署,提出企業要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牽頭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協同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共性技術攻關。《綱要》鼓勵企業實施質量品牌戰略,專門設置中國品牌建設工程專欄,提出培育中國精品、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營能力等制度措施。

  重視質量基礎建設。《綱要》就質量自身“軟硬件”建設作出部署,既專章明確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的任務,也從質量法治、質量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文化等方面提出質量發展新舉措,推進修訂完善產品質量法,深入開展全民質量行動,傳播先進質量理念和最佳實踐,讓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進一步夯實建設質量強國基礎支撐。

  強化重大工程牽引。《綱要》專門設立7個專欄,部署7大工程,涉及區域質量發展、產品質量攀登、工程質量升級、服務品質提升、中國品牌建設、質量基礎設施增效、質量安全筑堤等內容,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帶動性強,成為落實《綱要》部署的重大任務、重要抓手。

  質量領域將迎來深刻變革

  《瞭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對質量理念、機制、實踐提出哪些新要求?

  田世宏: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將引發質量理念、機制、實踐的深刻變革。

  質量理念有了新內涵。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質量理念不斷拓展和深化,質量范疇從產品、工程、服務等微觀質量,拓展到經濟、產業、區域等宏觀層面,對質量要求表現為更高標準、更高品質、更加安全。判斷質量好壞不僅依據標準要求和顧客需求,還要綜合考慮社會、員工、合作伙伴、企業所有者等相關方的要求,兼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質量管理有了新范式。技術進步引發生產技術和工藝變革以及新產業突破發展,為質量發展提供新賽道,深刻改變質量管理模式。在世界范圍內,數字化質量管理正處于創新探索的興起階段,不少行業推動構建數字化、智能化質量管控模式,賦能質量變革創新,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

  質量競爭有了新特點。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強化了質量競爭。質量已成為繁榮國際貿易、促進產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要素,必須統籌抓好創新、質量、管理,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新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瞭望》:推進《綱要》有效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一步有哪些重要舉措?

  田世宏:《綱要》提出2025年和2035年兩階段發展目標,部署8個方面重點任務、7項重大工程,為統籌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擘畫了宏偉藍圖,提供了行動指南。我們將以《綱要》貫徹落實為統領,大力推動質量提升,狠抓質量安全監管,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質量強國。

  統籌推進綱要實施。健全質量強國建設組織領導機制和專家咨詢機制,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促進產業、財稅、金融、科技等方面政策與質量政策有效銜接、協同實施。開展中央質量督察考核,組織實施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勵,形成有效的督促檢查和整改落實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聚焦戰略新興和傳統支柱產業,開展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全方位推動產業鏈質量升級。推進質量強國標桿城市、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創建,著力增強品牌競爭力和區域質量新優勢。組織開展中國質量獎評選表彰工作,引導企業增強質量意識,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開展產品傷害監測分析,強化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全面落實各方質量責任。創新完善家用汽車產品第三方爭議處理機制,加快建立統一的消費品質量擔保制度,加大缺陷產品召回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振消費信心。在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沙盒監管試點,在鼓勵技術創新的同時,降低安全風險。

  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實施質量基礎設施升級增效工程,遴選建設一批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推進“一站式”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提升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效能。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定工作,為其進一步產業化、市場化應用提供有力支撐,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相關
<button id="pem8z"></button>

    <del id="pem8z"></del>
      <del id="pem8z"></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