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29日消息(見習記者 羅世偉 實習生 馮美靜)11月29日,央廣網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系統發現,近日在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商場游樂場,發生多起小孩在“沙池”玩時將“沙粒”誤吞或者誤塞耳朵、鼻孔的案例,還有1例是卡在氣管里,所幸沒有造成更大的傷害。
愛玩泥沙是小朋友的天性。商家把“沙池”搬進商超游樂場,然而危險也可能潛伏在“沙池”之中。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介紹,人造沙池多用仿瓷石、小木粒或者決明子沙粒堆壘。這些“沙粒”大小一般約2~5mm,尺寸剛好能“藏”進小朋友的耳朵鼻孔里,除了可能造成窒息風險外,“沙粒”還會因為摳挖造成小朋友耳道、鼻黏膜損傷。
11月29日,央廣網記者走訪廣州商場發現,人造沙池設施風靡廣州,成為多數室內兒童游樂場的標配。當天下午,在天河區某室內兒童游樂場,記者看到,“沙池”游玩人數較少,現場多數兒童不超過5歲,均有家長在一旁陪護。
廣州市天河區某室內兒童游樂場人造沙池(央廣網發 實習生馮美靜 攝)
“我們建議兩歲以上兒童可以在‘沙池’玩耍,太小的孩子怕有誤食等風險,不建議入場玩耍。”游樂場相關負責人告訴央廣網記者,這里的兒童“沙池”采用的是陶瓷材質的不規則“沙粒”,大小約2~3mm。“沙池”門票為一大一小親子套票,兒童入場需由家長陪同。“孩子現在3歲了,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但在游玩的時候,我們家長也會進去看護好孩子,以免她發生意外。”現場一名家長表示。
據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介紹,兒童誤吞誤塞現象與其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特點有關。在生理發育方面,兒童的口腔、鼻腔和耳道等感覺器官是他們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徑,他們可能會無意識地嘗試將這些器官當作“工具”來使用。在心理發展方面,兒童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和判斷力相對較弱,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可能會導致誤吞、誤塞等情況的發生。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家長應加強監管和教育,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在孩子們玩耍時始終保持密切的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