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黨建作為一種創新性的黨建模式,正逐步成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建引領 構建現代化產業鏈體系
為強化產業鏈黨建工作的組織基礎,廣東省廣州市緊扣各區重點產業領域,構建了由組織部門指導,市場監管部門牽頭,鏈上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共同參與的“1+1+N”產業鏈大黨委組織架構。通過實施“一鏈一黨委、一鏈一專班”的黨建模式,統籌推動鏈上企業組織聯建、活動聯辦、項目聯推、難題聯解、市場聯拓“五聯”工作模式,助力打造發展共同體。
截至目前,全市重點打造了黃埔食品產業、白云美妝產業、南沙知識產權、荔灣“品味西關”美食文化、黃埔美妝大健康、黃埔檢驗檢測6條試點示范產業鏈,覆蓋企業2335家,總產值約1808.27億元。這些產業鏈上共建立了161個黨組織,擁有黨員6466名,初步形成產業鏈黨委抓統籌、職能部門抓服務、鏈主企業抓帶動、鏈上企業抓推進的黨建工作體系。
各區以黨建鏈為紐帶,鏈主企業通過傳幫帶的形式,在黨建工作、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關鍵領域引領帶動,整合鏈上企業的黨建資源,助推鏈上企業發展上規模、黨建上臺階。
職能護航 聚焦發展新動能
在黨建引領下,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小個?!秉h委)積極探索“產業鏈黨建+市場監管”模式,各區市場監管局(“小個專”黨委)結合產業優勢、區域特色,聚焦知識產權服務創新、營商環境優化、產品質量把控和行業品牌建設等關鍵環節,為產業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南沙區,知識產權大黨委服務體系的建立,推動“黨建+服務”“黨建+業務”雙融互促。今年以來,南沙區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實務技能培訓、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等多項活動,超420人次參與。創新打造粵港澳創新創業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為產業鏈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知識產權服務。
在黃埔區,產業鏈大黨委充分發揮作用,出臺《紅杉林食品七個首推》《美谷10條》等政策文件,有力營造產業鏈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區食品紅鏈黨委建立“服務直通車”機制,引入第三方風險評估機構為企業把脈問診,對62家企業開展70家次風險評估,指導企業跟進整改質量管控問題。
白云區整合相關職能部門、鎮街、行業協會等資源,組建化妝品產業鏈大黨委,搭建全國首個化妝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該平臺自運營以來,已服務企業超2600家,解決技術難題近230個,為企業節省產品質量檢測等費用約500萬元。
荔灣區圍繞“品味西關”美食文化產業鏈,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與龍頭粵菜餐廳共同編制省級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同時,“慧食貓”區域公共品牌的推出,為西關美食文化產業鏈的發展增添新動力。
服務助航 促進產業鏈賦能增效
“固鏈”是基礎,“強鏈”是關鍵,“興鏈”是最終目標。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小個?!秉h委)在推進產業鏈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始終注重優化服務效能。
搭建黨建綜合平臺。依托園區黨群服務中心、鏈上企業黨建陣地資源,南沙區華轉技術轉移中心、黃埔區環亞科技公司等鏈主企業成功打造產業鏈黨建綜合平臺。平臺不僅整合了產業鏈黨建資訊發布、學習交流、業務集成等各類資源和功能,還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提供精準助企服務。各區產業鏈大黨委實施“服務直通車”機制,深入企業把脈問診,暢通企業交流渠道,解決產業鏈斷點、供應鏈堵點、資金鏈難點、創新鏈卡點等問題,推動產業需求有效對接、資源有效統籌、項目有效落地。南沙區揭牌成立廣州市南沙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創新打造粵港澳創新創業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
培育壯大人才隊伍。各區產業鏈積極推行“黨員共育+人才共培”模式,共組織企業人才培訓60余場,培訓黨員、骨干6000余人次,實現黨員政治素質、專業技能雙提升,把企業黨員骨干培養為企業發展的“頂梁柱”,確保人才鏈精準對接產業鏈各個環節,有效推動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廣州市產業鏈黨建工作的成功實踐,有效解決了企業在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產業鏈黨建是黨建工作的新發展、新延伸,也是經濟領域黨建的新命題、新實踐,更是市場監管黨建引領業務發展的有力抓手。我們將積極探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黨建工作,打造更多先進產業集群,在謀劃發展思路上下功夫,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探路子,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睆V州市“小個?!秉h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因地制宜推動產業鏈黨建是廣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黨建聯建共建的方式,將組織融合在鏈上、資源聚合到鏈上、作用發揮在鏈上,成功幫助“小個專”鏈接“大產業”,實現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未來隨著產業鏈黨建工作的不斷拓展深化,廣州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本報記者 袁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