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9月26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對外表示:該局結合行風建設有關要求,以夯實信用監管工作基礎,進一步完善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為目標,組織實施企業信用監管數據質量全面提升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該局建立信用監管數據治理長效機制,完善涉企信息歸集公示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將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列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工作范疇。促進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和條塊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將產品質量、食品監督抽查等信息歸于企業名下并公示,推動全省統一歸集共享行政執法綜合數據,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和核查整改機制。
該局促進信用信息公示常態化,督促各市、各有關部門依法將相關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信用約束等信息歸集至市場監管部門,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記于企業名下并公示。對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跟進、查漏補缺,持續進行公示系統升級改造,不斷完善功能并加強數據整合、校驗,確保涉企信息歸集公示鏈路暢通、規范有序。從全面性、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規范性、冗余性、關聯性7個維度,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歸集、公示的近3年共68個類型的企業信用監管數據進行全面自查。依托公示系統完善信息共享,強化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企業,在行政許可、銀行貸款等方面受到信用約束。
此外,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建立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體系,風險分類結果全量推送至“雙隨機”監管平臺,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推進監管既“無處不在”又“無事不擾”。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分析利用,為企業享受退稅降費、參與政府部門評先樹優、通過電商平臺驗證、獲得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等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