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現就樓家強委員提出的關于以政策支持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提案提出如下會辦意見:
我們贊同委員提出的“簡化大灣區各類商務手續辦理的流程和數據要求,設置各類網上申請渠道,提供生活便利。……政府需規范大灣區各城市的商務手續辦理流程,并積極利用互聯網在網上進行申請和審批,加快審批效率及辦事的透明度”的有關建議。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
2018年8月20日起,全省全面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服務,新開辦企業辦理商事登記由兩個程序壓縮為一個程序。自2018年11月1日起,全省企業開辦時間由2017年的15.7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我局會同省有關部門出臺《關于壓縮開辦企業時間的工作方案》,將開辦企業壓縮為商事登記、刻章、申領發票三個程序,依托省政務服務網開發“開辦企業一窗受理系統”,將申請人依次向各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為“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并行辦理”的一站式服務模式,企業設立登記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可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公章刻制和申領發票可并行辦理,其中公章刻制在0.5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首次申領發票可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線上、線下同步提速,確保企業開辦最長不超過5個工作日。
二、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
省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多證合一”改革以及CEPA有關政策,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全力推進外資準入便利化。一是不涉及“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企業“直接辦”。2016年以來,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等四部法律的決定》(不涉及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企業,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簡化外商投資企業(含港澳資企業,下同)準入程序,不涉及“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和變更登記由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直接辦理。我局組織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貫徹實施,使上述制度政策在我省全面“落地”,我省外商投資企業加快發展,打破了連續多年來外商投資企業戶數緩慢增長的態勢。截至2018年底,全省實有外商投資企業(含分支機構)17.10萬戶,比2017年末(13.59萬戶)增長25.83%;注冊資本(金)7964.06億美元,比2017年末(6431.86億美元)增長23.82%。我省推進投資便利化改革激發外商投資活力工作,作為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二是不涉及“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企業“一口辦”。2018年6月30日起,我省全面實施全國統一“二十四證合一”改革(含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省市場監管部門以企業為中心、以企業辦事體驗和獲得感為導向,創設性開發“多證合一”信息采集備案系統,實現了“多證合一”“一口一網”“零見面、零跑動、零收費、無紙化”辦理,實現了“多證合一”信息跨層級、跨部門、跨行業互聯共享。外商投資企業可于領取營業執照后登陸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的“廣東省‘多證合一’備案信息申報系統”(http://bsxt.gdbs.gov.cn/apprUnionApply),填報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無需重復填報信息、重復提交材料。截至2019年2月底,我省“一口辦理”平臺已累計向商務部外資系統成功推送6508家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信息。其中,“一口辦理”備案成功企業共6506家。2018年11月,省市場監管局“‘二十四證合一’和外資‘一口辦理’”入選“2018年廣東省電子政務優秀案例”。
三、加快推行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
我省已實現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對主體、業務、區域全覆蓋。2018年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業務辦理量超過200萬筆,占業務總量的1/4。深圳、東莞企業設立登記業務網辦率分別達到95.7%和79%。推出商事登記“銀政通”服務,實現企業開辦和金融服務便利化深度融合。電子營業執照對市場主體全覆蓋,并導入省電子證照庫,企業辦理業務時,相關部門可在線核驗信息并下載歸檔,避免企業重復提交材料。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