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注函〔2020〕302號
省商務廳:
致公黨廣東省委會提出的《關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區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業務的提案》(第20200231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近年來,我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委省政府支持大灣區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化落實商事登記制度各項便利化改革要求,推進實施“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等重要改革,切實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創新監管理念,轉變監管方式,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模式,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區探索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模式,推進相關政策措施落實。
一、做好登記服務工作,切實優化營商環境
(一)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出臺《關于壓縮開辦企業時間的工作方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持續深化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通知》,將我省企業開辦程序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章、申領發票3個環節。在省政務服務網上線“開辦企業一窗受理”系統,將申請人依次到各部門辦理業務的傳統模式,重構為“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并行辦理”的新模式。2019年8月底,全省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從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按照世界銀行評價標準,我省開辦企業便利度進入全球190個經濟體前20名的水平,取得國內、國際比較優勢。
(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在全省范圍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通過取消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四種方式進行“證照分離”分類改革的基礎上,按照《國務院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國發〔2019〕25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函〔2019〕405號)有關部署,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全省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截至2020年2月底,全省共辦理相關業務29萬筆,申請材料壓減30%,辦理時間壓減57%,惠及企業19萬戶。
(三)深化“多證合一”改革,進一步降低企業開辦制度性成本。全省實現了“二十四證合一”,企業完成商事登記后,大部分事項通過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數據共享自動完成備案,少數事項企業可在線補填補報信息。截至2020年3月底,辦理“多證合一”商事登記的市場主體達647萬戶,每戶企業平均少辦5項備案。
(四)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企業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免費公示清算組備案信息、發布債權人公告、公示執照遺失公告等,無需提交報紙樣張等材料。2019年8月28日上線廣東省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一網通辦企業注銷事宜。推動出臺《廣東省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及其附件《廣東省企業注銷退出制度改革實施辦法》,解決企業退出制度改革中突出問題,實現從準入到退出全過程便利化。
二、支持廣東(自貿區)信用建設工作
一是指導各自貿區構建企業信用監管大格局,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大懲戒格局,將一個部門在一個領域實施懲戒轉變為多個部門在多個領域對失信商事主體共同實施懲戒,打好信用監管“協同戰”。二是指導各自貿區先行先試,統籌整合部門間數據資源,開發建立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構建以大數據為支撐,以信用約束為手段的“信用+大數據”監管新模式。三是指導各自貿區做好“證照分離”配套監管改革,明確監管內容、標準和手段,確保改革后監管不弱化、不缺位,實現“進得來、管得住”,強化事中事后綜合監管。
三、深入推進失信聯合懲戒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經營異常名錄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制度。在市場監管領域做好懲戒工作,業務系統成功嵌入信用核查功能,在市場準入方面和綜合業務審批環節限制或禁止失信主體辦理企業登記和審批等業務。2019年,全省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101.6萬戶,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18.75萬戶;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失信商事主體,限制申請辦理登記業務7.61萬人次,其中限制辦理變更登記4.04萬人次、備案業務3.56萬人次。在投資項目審批、政府采購、限制高消費等領域實施信用核查1747萬次、聯合懲戒5.3萬次。二是推動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跨部門應用有效發揮信用懲戒機制的作用,成功實現政府采購和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及行業評先評優等領域,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三是引導公眾查詢、使用公示系統,加強誠信營商環境建設。據統計,當前社會公眾可瀏覽系統累計次數超過10.2億次。公示系統為強化信用監管提供了支撐,成為企業交易、部門監管和社會監督的重要基礎。
四、支持深圳探索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
支持深圳市作為市場監管總局開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試點地市,通過大膽探索,落實互聯網+,創新數據驅動模式,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大數據,在深化風險預警機制,探索“企業信用畫像”信用評價與雙隨機抽查監管相結合的分類監管模式,推行網格化協同監管加強對無法聯系企業和無照經營戶監管等落實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構建了“信用+”應用,為進一步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市場監管領域新型監管機制,實現綜合監管、智慧監管先行先試。
根據致公黨廣東省委會的建議,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區先行先試,健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機制,建立雙隨機抽查結果部門間共享交換和互認機制,推動部門監管信息通過信息化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滿足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需求。對抽查發現的違法失信行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形成有力震懾,增強市場主體守法自覺性。積極做好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與相關監管機制的有效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4月2日
(聯系人及電話:鄧華琴,020-38835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