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質發函〔2020〕294號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姚振華委員提出的《關于推動廣東制造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第20200964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2019年,我局高度重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緊緊圍繞全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任務分工,認真研究市場監管領域推動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招硬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主要做法:
一是夯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質量技術基礎。大力加強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建設和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截至2019年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7萬人,實驗室總面積118.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27億元,專業儀器設備85.5億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0個國家質檢中心(其中建成68個、在建12個),國家質檢中心總數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共有225個省質檢站(其中建成209個);建成檢驗檢測集聚區1個,綜合檢測能力居全國前列,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個產業集聚區,覆蓋各個領域的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體系,有效提升了質量支撐引領能力,有力推動了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化知識產權引領高質量發展。聚焦我省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高水平專利布局。完成第21屆“中國專利獎”推薦,廣東獲獎總數239項、金獎數9項,均居全國第一,完成第六屆“廣東專利獎”評選,評出廣東專利獎金、銀、優秀獎120項和廣東杰出發明人10人。新增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575家,總數達870家,躍居全國第一。截至2019年底,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分別為29.59萬件,占全國總量的15%;全年專利申請量80.77萬件、授權量52.74萬件。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和專利實力狀況分別連續7年和8年位居全國第一。
三是持續優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縱深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實現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全覆蓋,全省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不超過3個工作日的目標。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和知識產權綜合改革同步推進,企業和產品準入更加便捷。2019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221.15萬戶,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企業以及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個體工商戶戶數等指標持續穩居全國第一。完善信用聯合懲戒制度,營造“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環境。率先出臺舉報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獎勵制度。各市12345平臺共接聽來電2074.7萬件,按時辦結率99.7%,服務滿意率92.4%。
四是發揮制造業質量品牌的標桿引領作用。優化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和獎勵制度,實現與中國質量獎更好銜接,支持全省各地級以上市開展政府質量獎評審,樹立一批質量標桿企業。開展企業首席質量官培訓,373名企業中高層質量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和考核。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家組織獲得中國質量獎、10家組織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評選出52個省政府質量獎、200多個市政府(長)質量獎。截至2019年,全省有效商標注冊量累計447.71萬件,占全國有效商標注冊量19.01%,同比增長31.29%,連續24年穩居全國首位。全省累計核準地理標志商標注冊量80件,有效79件。
結合提案建議,我局下一步將以“六大工程”為牽引,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2020年和“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推動廣東制造向廣東創造轉變、廣東速度向廣東質量轉變、廣東產品向廣東品牌、廣東標準轉變。
一是實施重點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現代種業和精準農業、現代工程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推動各類創新平臺圍繞產業核心關鍵領域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推動布局一批高水平產業技術專利。支持有條件的科研院所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引導加強研發創新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提升知識產權綜合運營水平。
二是實施產業專利導航評議工程。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領域建設專利導航中心,加快建成國家專利導航項目研究與推廣中心。聚焦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等區域產業和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組織開展產業專利分析和導航,支撐區域產業提質增效。
三是深入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工作。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廣泛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建立覆蓋全省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優化和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模式。培育和規范知識產權保險市場,推進專利執行保險、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證保險等業務運營。支持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市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推動建設科創板企業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積極實踐知識產權資本化新模式。引導知識產權評估、交易、擔保、典當、拍賣、代理、法律及信息服務等機構進入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市場。
四是進一步優化制造業營商環境。深化“證照分離”全覆蓋試點改革,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全面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推行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行政許可事項“一網通辦”。貫徹落實國務院壓減生產許可證目錄管理措施,進一步探索簡化審批流程、優化審批方式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制度機制。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保護外資合法權益。
五是打造一批制造業質量品牌。優化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和獎勵制度,充分發揮各級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等質量標桿的引領帶動作用,樹立一批質量標桿企業。組織開展六西格瑪管理、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宣貫和免費培訓,全面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鼓勵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支持優勢產業和企業開展商標國際注冊和自主品牌國際化建設。積極推進商標注冊電子化改革,提升商標注冊、專利申請服務便利化水平。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4月1日
(聯系人:邱曉瑩,聯系電話:020-3883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