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知保函〔2019〕1361號
王克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支持社會組織開展廣東省重點商標保護工作的建議》收悉。經綜合省法院、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的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近年我省商標行政保護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省各級市場監督管理(知識產權)有關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及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工作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加快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2018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深入開展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工作,對商標侵權商品生產、銷售、注冊商標標識制造等環節開展全鏈條打擊,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3550件,案值5033.8萬元,罰沒款達5021.9萬元。充分運用馳名商標保護手段,加大對知名品牌保護,截至2018年底,全省獲行政認定與保護的馳名商標累計768件,居全國首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今年上半年查辦了涉案貨值高達12.7億的假冒“Cartier”(卡地亞)珠寶首飾案、罰款超過4000萬元的“小罐茶”商標侵權案,聯合公安機關破獲案值1.1億元的特大假冒境外食品藥品注冊商標案等一批有影響的大要案。積極推進商標品牌國際化建設,積極引導企業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等途徑加強商標海外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廣東商標品牌。2018年,全省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為1151件,排名全國第二,2019年上半年申請量為658件,居全國首位。
二、關于廣東省停止認定著名商標的情況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有關著名商標制度地方性法規的研究意見》,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涉及著名商標制度的地方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國法〔2018〕5號),提出“地方立法不應再為著名商標評比認定提供依據”,要求“對本地方涉及著名商標(知名商標)制度的地方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進行一次專項清理,適時廢止”。2017年7月,省政府公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規章的決定》廢止了《廣東省著名商標認定和管理規定》,2018年我省全面清理、廢止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涉及著名(知名)商標制度的規范性文件,停止著名(知名)商標認定。
三、關于在我省建立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制度
省司法廳認為,在一個省的范圍內將部分商標評定為重點商標予以特別保護,不符合公平競爭的法治精神;有關商標權保護應當納入商標法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管理范圍。省法院認為,商標知名度與司法保護力度具有密切關系,著名商標停止認定后,當事人舉證責任和維權成本有所增加。
我局認為,嚴格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須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既要兼顧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要求,依法同等保護各類注冊商標專用權,同時也需要更好滿足高知名度商標權利人更高的維權需求,提供盡可能的便利化服務,切實營造適于品牌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綜合省司法廳、省法院的意見,要在新的形勢下推進廣東省重點商標保護工作,還需要積極開展調研,研判現有法律保護框架下商標保護需求的存量與增量,學習考察上海、湖北等地的做法,并與我省相關部門、社會組織進一步溝通、協調,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有條件的社會組織在遵守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的前提下,獨立自主探索開展廣東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的認定發布等工作,客觀上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降低當事人舉證成本,應予倡導。
四、關于知名企業商標維權渠道
高知名度商標專用權可以依據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刑法,通過當事人協商、行政途徑或司法途徑得到保護。我局近年來積極推出知識產權保護便民舉措,努力發揮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高效便捷、成本低等作用,不斷加強高知名度商標專用權的保護。2018年12月,我局建設的廣東商標維權援助服務體系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是我國首個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建設的商標信息化服務載體,提供法律法規指引資料查詢、企業自有商標管理、狀態查詢、預警、投訴等個性化服務,可成為廣大中小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工具助手。2019年7月,廣東省舉報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專線96315正式開通,群眾可撥打96315專線電話,或通過傳真、信函、上門反映、電子郵箱、廣東政務服務網平臺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對我省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9月12日
(聯系人:黃知文,聯系電話:020-3883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