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網監函〔2021〕641號
龍建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多措并舉規范外賣快遞行業人員及車輛管理的提案》(第20210148號)收悉。經綜合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外賣送餐及快遞服務行業的興起,與外賣、快遞騎手等從業者有關的交通事故呈現出高發態勢,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您在提案中建議:“開展外賣快遞送貨車輛秩序管理專項整治”“堅持‘車企人’協同管理”,對進一步推動外賣、快遞行業從業人員及車輛的規范管理具有很強的借鑒和參考意義。
一、規范外賣快遞行業人員車輛管理
(一)全面推行電動自行車牌證管理。2019年4月,省公安廳在前期電動自行車試點登記的基礎上,依據《廣東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和《市場監管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國市監標創〔2019〕53號)的規定,編制了《廣東省電動自行車登記工作指引》,對電動自行車的注冊登記、車輛查驗、違規產品上報等工作流程作出規定,指導各地市依法依規開展電動自行車登記發牌工作。并明確在報經當地政府同意的前提下,各地可以設置不超過3年的違標電動自行車管理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為非標電動自行車發放載明有效期限的臨時號牌。截止2021年4月30日,全省共有18個地市先后開展電動自行車登記發牌工作,共登記備案670多萬輛次,其中核發正式牌證230多萬輛次,為在用超標、非標電動自行車備案、核發臨時牌證443多萬輛次。未開展電動自行車登記的廣州、珠海、東莞3地市中,廣州和東莞已積極開展調研、論證,將通過地方政府發布通告的形式,對電動自行車實行登記,有限放開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2021年3月,《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廣東省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安〔2021〕1號,以下簡稱“粵安1號文”)明確由公安機關牽頭,通過警郵、警保、警企等合作方式,擴大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登記網點覆蓋面,提高摩電辦牌辦證率。2021年底前,除禁摩禁電地區外,由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對轄區內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實施戶籍化管理。
(二)著力規范快遞末端配送車輛管理。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郵政管理部門為郵政快遞行業的主管部門,我省郵政管理系統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郵政快遞行業從業人員和末端配送車輛的管理工作,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我省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粵府〔2016〕40號)和《廣東省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粵府辦〔2018〕35號)都關注快遞騎手的道路通行管理問題。《快遞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97號)印發后,我省郵政管理部門通過與政府及公安部門匯報溝通,著力規范快遞末端配送車輛的通行。截至目前,全省除湛江、肇慶以外的19個地市均出臺了所在地市保障和規范郵政快遞行業末端配送車輛便捷通行的規范性文件,基本都按照“動態總量控制、統一車輛型號、統一外觀標識、統一駕證考試、統一購買保險、統一備案登記、統一安全培訓”對快遞末端配送車輛進行規范管理。
(三)堅持“車企人”協同管理。省公安廳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固化交通違法及事故信息定期通報和處理反饋機制,組織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定期將日常查處的快遞、外賣配送車輛及駕駛人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抄告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商務、郵政管理等部門,通報騎手所屬企業,配合相關部門聯合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內部監管和清退機制,實施聯合懲戒,全面提高交通違法成本,倒逼外賣騎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省郵政管理局積極督促企業履行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主體責任,堅決完成粵安1號文明確的“督促全省郵政快遞企業作出安全承諾、督促全省郵政快遞企業末端配送車輛駕駛員不使用無牌無證摩電,上路行駛必須戴頭盔”的任務。
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
(一)強化開展電動自行車領域綜合治理,嚴厲打擊不合格車輛、電池流入市場。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生產、銷售單位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在生產領域,重點整治已獲證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是否存在超認證范圍生產、不按新標準生產、不按強制性認證證書生產、假借出口名義生產違標車輛、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等行為。在銷售領域,重點整治相關企業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是否符合新標準并經過強制性認證,銷售的充電器、鋰離子電池是否為原廠產品,跟蹤掌握經銷商庫存的非新國標車輛的處置動向,密切關注是否存在擅自改裝電動自行車的行為。嚴禁舊國標車、未經強制性認證車銷售,特別是非法生產、拼裝、篡改電動車、以二手車冒充新車銷售等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嚴格依法查處。對整治過程中發現的風險隱患,執法人員立即督促整改,跟蹤落實,確保風險隱患得到及時消除。截至目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69398人次,檢查生產企業、銷售門店55599戶次,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208份,完成整改171家。
(二)加強道路路面執勤管理,開展秩序管理專項整治。我省公安部門歷來高度重視快遞、外賣配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針對快遞外賣配送車輛及駕駛人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多發,極易造成交通事故等問題,常態化開展路面整治行動,始終保持對快遞、外賣配送車輛交通違法行為的嚴管高壓態勢。同時,配套制定了《電動自行車“戴頭盔 保安全”勸導查糾工作指引》,進一步規范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查糾程序。此外,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還主動加強與行業協會、企業的溝通,廣泛開展警企聯合勸導活動。
三、構建信用聯合懲戒機制
省市場監管局按照部門職責,積極開展對外賣、快遞企業的信用監管,持續完善信息歸集共享,依托省政務大數據中心,實時歸集共享全省外賣、快遞企業信用監管信息,為有關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嚴格落實經營異常名錄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制度,建立外賣快遞企業失信主體信用約束制度,根據相關主管部門提供的不良企業信用記錄,配合做好信用聯合懲戒工作,在市場監管領域市場準入和綜合業務審批環節嵌入信用核查功能,限制或禁止失信主體辦理業務。省郵政管理局指導市級郵政管理部門深化車輛通行信息化管理建設,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與地方交警、省級郵政管理部門進行信息交換,更好發揮聯合懲戒作用。同時,將快遞末端三輪車通行管理工作作為對市局全年市場監管工作和寄遞渠道平安建設(綜治考核)的指標進行考核。
四、加強安全宣傳培訓
省郵政管理局利用省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平臺,通過案例警示教育、專題培訓、信息推送等方式,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訓教育。省公安廳組織各地公安部門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借助傳統和新興媒介,開展普法及警示宣傳,廣泛宣傳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性,推動提高安全意識、法治意識、規則意識和文明意識;結合“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堅持“以學促管”“學罰結合”,強化路面違法行為查糾勸導;積極進企業、社區、公共場所,通過集中學習、體驗式教育、參加志愿勸導服務等活動,抓執法、抓教育、抓養成,推動快遞、外賣騎手樹立交通守法意識,引導養成遵法守規、文明駕駛的習慣。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各相關部門將持續加強外賣、快遞行業從業人員及車輛的規范管理。一是嚴格電動自行車牌證管理,落實城市配送專用電動自行車經過登記并領取牌證方可上路行駛的規定,實行非標車過渡期管理的地市,外賣、快遞企業在用的非標電動自行車,應當申領臨時號牌。沒有實行非標車過渡期管理,或者過渡期已超過期限的地市,外賣、快遞企業應當全部淘汰非標電動自行車,購買和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二是省公安廳、省郵政局將協調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珠海市修訂《珠海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相關條款,為電動自行車、快遞末端三輪車在珠海合法上路通行提供法規政策支撐。三是引導外賣、快遞企業規范用車,對本企業的車輛噴涂統一標識、進行編號,有條件的企業,建議其在車輛上噴涂放大號牌,使用RFID、GPS等技術,對車輛進行實時、有效管理。四是加大對企業末端車輛的安全規范管理力度,切實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聯合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貫活動和聯合執法,增強外賣、快遞車輛駕駛人員的遵紀守法意識。五是指導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推動企業加強管理,探索建立企業內部的交通安全獎懲機制。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6月7日
(聯系人及電話:關中清,020-3883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