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質發函〔2023〕399號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李婧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我省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第20230807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我局高度重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突出圍繞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大力推動質量強省建設和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全面提升制造業質量水平,加快推動質量變革創新,助推我省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是強化政策供給。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發布全國首個《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地方標準,推動出臺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實施辦法、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發揮5億元省質量提升發展基金杠桿作用,撬動10億元以上的政府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質量發展工作。
二是推進質量提升。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在全省遴選100個行業或產品開展質量強業活動。創新開展“問診治病”質量幫扶工作。向全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放2萬份技術幫扶和產品檢測券,共發動組織或機構526家、各類質量技術專家770人次參與質量提升行動的幫扶和服務。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消費品產品質量合格率、制造業質量競爭力等質量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三是樹立質量標桿。省政府出臺《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在原10個省政府質量獎的基礎上增設40個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實現獎項擴面增項提額。2023年1月舉辦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頒獎大會,鼓勵帶動全省企業追求卓越質量。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2家組織獲得省政府質量獎,36家組織和1位個人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其中制造業獲獎組織79個,占比達79.8%。
四是護航創新發展。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護航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全省首批獲批8個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城市,建設首批1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13個重點園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累計建成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354家。全省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1071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全省累計專利授權量、發明專利有效量、有效注冊商標量、累計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全省新發行20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發行金額超過42億元。
五是夯實質量基礎。圍繞我省制造業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建設高水平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截至2022年底,全省建設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站108個,服務范圍全面覆34大類制造業行業,制造業覆蓋率達到100%。全省共建成或在建83個國家質檢中心和230個省質檢站,綜合檢測能力居全國前列。
六是優化質量環境。實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以“一照通行”改革為主線,登記注冊和許可審批便利化改革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申請材料精簡50%、辦事時限壓縮70%。精準幫扶市場主體“16條”落實有力,打出系列幫扶組合拳,服務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我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600萬戶,深穗莞佛市場主體數量逼近千萬,近三成地市增速達到兩位數,有力夯實全省經濟平穩運行的微觀基礎。
二、下一步工作
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動融入大局,緊緊圍繞“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大力推動質量強省建設和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助力做優做強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為高水平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筑牢質量基礎。
一是加強對制造業政策支持。大力實施質量強省建設,深入開展質量強市、強業、強企、強基活動,制訂我省全面提升制造業質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措施、推動落實制造業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若干措施等配套質量政策措施,率先打造一批質量強國標桿城市。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構建全方位的知識產權助力制造業當家政策協調機制,加快落實知識產權新一輪部省共建工作部署,打造一批知識產權強市群,推動更多國家資源落地廣東。
二是促進全產業鏈質量提升。推動全省18個部門在2023年聯合開展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年行動,合力打通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堵點,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質量難點,化解一批民生消費領域質量痛點。開展全產業鏈質量提升行動,每個地市聚焦不少于3個重點產業建立質量問題檔案及解決方案庫,形成“一鏈一圖”“一鏈多策”;建立若干重點產業鏈強企服務站,組織跨領域、跨地區的“鏈間幫扶”,促進全產業鏈質量提升。
三是壯大廣東品牌發展動能。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鼓勵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嚴把質量關。推動制造業企業練好內功、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積極爭創中國質量獎、省政府質量獎。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質量卓越產業集群,讓世界一流的企業和產品體現更多廣東元素。推出“粵品融”品牌質量貸款項目,支持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實施卓越績效管理,融資額度最高可達1億元。
四是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效能。建立健全專利導航機制,建設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培育一批原創型、基礎型高價值專利。開展重點產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開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專利轉化專項行動,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劃,積極穩妥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舉辦第六屆知交會暨地博會,加快推動知識產權高效運營和價值實現。加強制造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營,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落戶粵東西北重點產業園區。
五是打造高效質量基礎設施體系。緊抓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以及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契機,建設國家級、省級質量標準實驗室,服務國家戰略性需求。加強質檢、標準、計量、特檢等省級綜合質量機構能力建設,布局建設一批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支持區域內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等要素集成融合,為產業集群、產業鏈質量升級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造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樣板。
六是優化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實施《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和《廣東省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實施辦法》,加強分型分類培育,深入推進“個轉企”,推動市場主體擴容提質。圍繞打通市場準入壁壘,深化登記確認制改革,精簡申請材料,簡化辦理程序,建立健全簡約高效的市場準入準營制度。堅持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公開透明、平穩有序的市場秩序,全力服務構建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為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5月6日
(聯系人及電話:邱曉瑩,020-3883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