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網監函〔2023〕441號
省商務廳:
蔡偉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第三方預付款監管,助推小微企業和消費者共贏的提案》(第20230623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我局贊同蔡偉委員提出的探索預付款消費資金和信用監管平臺,搭建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等建議,立足職責,持續加強對預付款消費模式相關行為的監管,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依法依規登記,堅決查處無照預付款模式經營市場主體。
企業采用預付款模式經營,無需登記為特定的經營范圍。根據《國務院關于“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意見》(國發〔2015〕62號)“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外,一律不得設定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也不得通過備案等方式實施變相前置審批”相關規定,對從事使用預付款模式經營的市場主體無需前置審批,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登記注冊。對于無營業執照采取預付款模式經營的市場主體,市場監管部門將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國務院令第684號)的規定予以查處。
(二)持續強化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應用,構建完善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增強企業信息透明度。
一是持續強化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應用。按照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我局積極推進對包括預付款消費領域在內的企業進行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對含預付款消費領域在內的企業進行開展涉企信息歸集、設立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建設信用風險分析系統等基礎性工作,及時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措施有機結合。加強風險分類成果運用,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對失信市場主體進行信用懲戒,為全社會共同推進預付款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支撐,優化監管資源配置,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是構建完善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嚴格落實經營異常名錄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制度,建立失信主體信用約束制度,積極做好信用聯合懲戒工作,在市場監管領域市場準入和綜合業務審批環節嵌入信用核查功能,限制或禁止失信主體辦理業務。
(三)依法履職,嚴肅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嚴肅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022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查辦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401宗,涉案金額249.6萬元,罰沒款680.5萬元;移送司法機關2宗。
(四)進一步加強宣傳和引導,引導合理消費。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委員會通過發放宣傳資料、面對面講解、接受咨詢答疑等方式向消費者大力宣傳涉及預付款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時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應充分考慮自身需求,切勿因“優惠”“折扣”等宣傳而沖動消費,并注意選擇證照齊全、經營狀況好的商家,增強消費者在簽訂預付款合同時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合理消費,安全消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配合做好預付費消費專項立法相關工作。配合商務廳和有關部門溝通做好我省單用途預付費消費立法工作,進一步理順預付費消費監管和維權機制。指導省消委會開展預付費消費研究,從法制保障、制度創設、監管約束、社會監督等多方面提出對策、建議,為我省預付費消費立法工作提供支持。
(二)加強案件查辦,擴大社會影響。強化行政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預付費消費領域各類違法行為,通過主流媒體和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公布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典型案件,震懾違法者,警示經營者。加強行政與刑事對接,對嚴重的預付費消費違法行為,特別是涉嫌詐騙的“跑路”等行為,依法移交公安部門處理,推動形成“查處一批案件、規范一個行業、凈化一片市場”的執法效果。
(三)開展信用監管和投訴處理。推進預付費消費商家信用信息公開,完善預付費消費商家信息歸集共享運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認真處理消費投訴,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指導消委會綜合運用約談、曝光、勸解、建議、反映等手段,強化對經營者的社會監督。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5月9日
(聯系人及電話:邵顯潔,020-3883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