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標準函〔2023〕440號
省發展改革委:
民盟廣東省委員會提出的《關于“雙碳”目標下推進我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提案》(第20230106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我局贊同提案中提出的關于“雙碳”目標下推進我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建議。近年來,我局立足職能,聯合省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新型儲能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加強新型儲能產業檢驗檢測認證能力建設,積極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新型儲能產業標準化和檢驗檢測工作情況
(一)開展新型電力系統標準體系研制。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組織省標準化研究院、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編制《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2023—2030年)》,其中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標準子體系提出了涵蓋電力儲能標準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類別框架,提出了蓄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儲能設備標準制修訂計劃。
(二)組織開展新型儲能領域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省“雙碳”標委會、省能源基礎與管理標委會、省氫能標委會、省動力電池標委會和省電動汽車標委會等專業技術委員會,組織開展新型儲能領域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完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目前,在儲能領域,我省已出臺DB44/T 1766-2015《電動汽車儲能充電站設計規范》地方標準對儲能充電站設計進行規范;在儲能電池領域,我省已出臺DB44/T 1369-2014《廢舊電池回收處理場地要求》、DB44/T 1371-2014《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條件》、DB 44/T 1755-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定期測試方法》、DB 44/T 1772.1-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污染評定方法 第1部分:鎳氫電池》、DB 44/T 1772.2-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污染評定方法 第2部分:鋰離子電池》、DB 44/T 1482-2014《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充放電效率試驗方法》、DB 44/T 1485-2014《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DB 44/T 1755-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定期測試方法》等多項地方標準進行規范管理;在氫能領域,我省已成立廣東省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和DB44/T 1485-2014《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地方標準,立項組織開展《制氫加氫一體站安全技術規范》《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車載供氫系統檢測置換技術要求》地方標準研制。
(三)推動檢驗檢測機構發展壯大。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準入服務,加強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切實提高檢測機構數量和技術水平,為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目前,我省已取得與汽車(含新能源汽車)行業有關的國家質檢中心10家,省級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21家;取得風能、太陽能、水能、氫氣、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行業有關檢驗檢測資質的機構53家;取得與碳核查領域以及與化石能源有關檢驗檢測資質的機構61家。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將持續推進《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2023—2030年)》《廣東省節能標準化工作行動方案》應用實施,加強新型儲能產業標準化建設,加大新型儲能領域標準供給,加快標準更新升級,不斷提升標準質量。進一步支持和推動省內相關單位積極參與《能源互聯網與儲能系統互動規范》《電化學儲能電池管理通信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研制工作,推動《利用峰谷電價差的儲能技術碳排放計算標準》《廢舊動力電池區域回收中心管理規范》《加氫站站控系統技術要求》等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的研制工作,為我省“雙碳”目標下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提供標準技術支撐。
(二)嚴格檢驗檢測監管。創新監管方式,整合監管資源,嚴格檢驗檢測監管,促進監管質量和效能提升,規范檢驗檢測市場秩序,穩步提升檢測檢測機構能力,進一步推動檢驗檢測服務我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提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5月9日
(聯系人及電話:梁雪梅,020-3883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