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高清性色生活片97,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通知公告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信息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時間:2024-01-25 11:29 字體: [大] [中] [小]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求重視法治、厲行法治,全面推進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為廣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2023年,省市場監管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全面謀劃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廣東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廣東“質量工作”“知識產權工作”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中央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獲“優秀”等級,在省級政府食品安全、質量工作考核中均獲最高等級A級,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思想引領,強化統籌協調,有力推進市場監管法治政府建設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列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重點學習內容,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十一個堅持”的核心要義,進一步壓緊壓實法治政府建設責任。二是深入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局領導班子帶頭領學促學,舉辦讀書班學習,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學習交流會400余次。深入開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13個重點課題調研,形成調研成果30多項、政策措施16項。“六個一”活動深化主題教育、檢視整改助企紓困等工作做法5次被省委主題教育辦肯定推廣,得到主題教育中央第七指導組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負責人帶頭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擺在事關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與局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局主要負責人帶頭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自覺用法治思維謀劃工作,認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匯報,帶頭研究審議市場監管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尊重并執行法院生效判決。做好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述職,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認真貫徹落實我省2023年全面依法治省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制定省市場監管局法治建設工作要點,細化責任分工,確保任務落實,推動依法治省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地見效。我局在全省依法治省工作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組織開展《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我省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中期評估,撰寫評估報告。我局報送的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報告得到省委依法治省辦通報表揚。認真組織開展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和依法行政考評工作,堅持以評促建,確保法治建設任務落實見實效。

  二、立足中心大局,依法履行職能,全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促進經營主體發展壯大。一是深化市場準入準營退出便利化改革。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服務,實現企業開辦5個環節“一網通辦、一天辦結”,企業開辦網辦率超過90%。啟動“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實行“一次申辦、一表申請、材料復用、并聯審批”,覆蓋企業辦證業務量85%以上。推行企業簡易注銷“一件事一次辦”,實行各部門注銷業務“信息共享、同步指引”,實現企業簡易注銷全程網辦。二是強化幫扶政策集成供給。提請省政府出臺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31條”、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51條”、發展壯大農村經營主體“31條”等一攬子政策,促進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至2023年底,全省經營主體1806.69萬戶,其中企業780.77萬戶、個體工商戶1019.90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0.58%、8.47%和12.24%。

  (二)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一是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省委、省政府出臺《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省市場監管局聯合17個部門印發《開展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年(2023年)行動方案》,深入開展質量強市、強業、強企、強基活動。深入推進落實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全省3萬多家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二是大力夯實質量基礎設施。烴基清潔能源國檢中心獲批成立,民用無人機產品國檢中心等4個國家質檢中心通過驗收,持續推進國家碳計量中心(廣東)、廣東特檢揭陽大南海檢驗基地等22個質量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成立首屆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專家專業委員會,超過900名專家入駐“粵品通”質量技術幫扶平臺,對8213家企業開展質量問題“清零”幫扶。三是積極打造標準化創新發展“廣東示范”,推動廣州、深圳、珠海成功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推廣實施4K電視網絡等12個制造業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

  (三)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一是全力落實知識產權強國綱要部署。出臺《關于知識產權助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措施》。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國際一流灣區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王偉中省長、國家知識產權局申長雨局長出席會議并講話。二是大力開展知識產權示范創建。開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地方試點。推動廣東(羅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驗收。鳳凰單叢(樅)茶、白蕉海鱸獲批籌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廣州、深圳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全國首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入選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城市。三是強化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支撐。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劃,據初步統計,全省專利和商標質押金額超過2000億元,實現翻番目標。

  (四)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監管改革創新。一是推進“灣區標準”“灣區認證”。聯合港澳發布食品安全等25個領域110項“灣區標準”。協同港澳推進“灣區認證”,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組織開發“灣區認證”首批項目并推動實施。完善大灣區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珠三角九市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323項。二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建設。省政府與市場監管總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部省共建全國唯一的“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與香港有關部門簽署《關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競爭政策與法律有效實施的備忘錄》,發布《粵港企業競爭合規指導手冊》,推動競爭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實施。

  三、加強監管執法,強化執法監督,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強化市場安全監管。一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扎實推進“四個最嚴”要求攻堅年行動,圍繞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開展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問題、學校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治理。推進重點食品、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體系檢查,著力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發揮“責任約談”指揮棒作用,開展“321食品安全責任約談”。二是強化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排查一般隱患30382個,嚴重隱患10131個,發出監察指令書1.4萬份。聚焦燃氣氣瓶生產充裝、大型游樂設施、電動自行車及電池等重點產品,開展全面專項整治。制定出臺電動自行車及電池質量監管12條措施,推行電動自行車質量信用信息展示和溯源查驗。

  (二)突出民生領域監管執法。扎實開展醫療美容專項治理,查辦醫療美容違法違規案件950宗,罰沒2033.2萬元,涉案金額3.6億元,推動“顏值經濟”健康發展。開展涉企違規收費整治行動,為企業減負29551.38萬元。開展2023年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809宗,罰沒4570.31萬元。加大侵權假冒商品打擊力度,成功承辦2023年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國統一銷毀行動主會場活動,全省統一銷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1379.9噸,貨值3.8億元。開展護航2023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專項行動,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查處知識產權案件4005宗,案件總值2.08億元,罰沒款9396.40萬元。

  (三)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修訂發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結果信息公開辦法》,依法主動、準確、及時公開行政執法結果信息。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管行政裁量權基準編制工作方案》,推動建立我省市場監管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與省司法廳開展我省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復議案件審查標準座談,研究出臺審查標準指導意見。統籌做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2023年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1宗,行政訴訟案件7宗。結合行政處罰案件優秀案例評選、全省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卷抽查等工作,同步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

  (四)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依法公開市場監管領域信息,公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等信息。2023年,公布47期食品監督抽檢信息,發布150家企業產品召回公告。深化市場監管執法信息公開,2023年公布行政處罰公示案件41宗、注銷行政許可公示17宗、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試點工作主動公開受理案件56件。規范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22件,辦結216件。

  四、推動建章立制,完善法治體系,夯實市場監管法治基礎

  (一)加快市場監管重點領域立法。科學規劃、系統推進年度立法項目,以良法促發展。《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草案)》經省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廣東省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經省人民政府第十四屆2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我局在全省政府立法工作會議上,就知識產權立法工作作交流匯報。積極推動《廣東省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管理規定》、修訂《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辦法》納入省人大常委會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項目。

  (二)依法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依法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認真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廣泛征求意見、內部合法性審核、部門辦公會議審議、司法行政部門合法性審查、發布、解讀、備案、評估等工作要求,加強對文件制定的指導監督,推動管理制度化規范化。2023年,印發行政規范性文件8份。

  (三)全面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和《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組織研究報送2023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制定并公示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公開選聘1家律師事務所和3名法學專家、律師擔任法律顧問,有效防范決策風險和法律風險。全省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清理違反公平競爭審查標準問題文件236件,不斷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

  五、創新普法宣傳,增強法治觀念,營造良好市場監管法治環境

  組織落實局“八五”普法規劃和年度普法計劃,參加第二屆全國市場監督管理法律知識競賽,廣東代表隊獲第一名并取得決賽團體一等獎,蟬聯全國第一。“保健食品普法千家萬戶項目”獲2022—2023年廣東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優秀普法項目。開展法治下基層,在清遠舉辦“法治下基層”活動啟動儀式,開展“點餐式”培訓。組織開展“2023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傳月”等主題普法宣傳活動。以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為政策宣貫“小切口”,進行針對性的普法和政策宣貫。“廣東市場監管號”冠名高鐵列車開展“公平競爭 共創未來”的宣傳倡導。組織我局干部參加年度學法考試,參與率和優秀率均為100%。組建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法制人才庫,101名骨干入選人才庫。

  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監管能力與監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有差距。面對日益復雜的監管形勢和任務,以及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現有的監管能力和監管方式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市場監管工作要求,需要我們加快新業態新經濟市場監管規則供給,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二是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存在。市場監管部門整合了多個部門職責,職能多,法律體系龐大,法治建設任務艱巨,但人員編制不足,隊伍老齡化問題突出,尤其是基層的法治力量較為薄弱。三是監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業務點多、線長、面廣,監管執法工作專業性較強,市場監管干部監管執法的經驗和專業化水平有待加強。四是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執法尺度和標準仍存在不統一現象,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執行深度還需加大,執法信息互通、執法數據共享和利用方面還需加強。

  下一步,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動全省市場監管法治政府建設開創新局面。一是繼續推進法規規章制修訂工作,不斷完善市場監管領域立法。二是加強關系群眾利益領域的執法,著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三是加大普法宣傳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和培育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宣傳品牌。四是加大法治人才培養,加強市場監管干部培訓,提高法治素養,增強依法行政能力。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1月15日

相關
<button id="pem8z"></button>

    <del id="pem8z"></del>
      <del id="pem8z"></del>